中科检测是中科检测旗下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分析测试中心,60余年技术沉淀,为您提供的产品性能检测服务,依托的检测设备和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是您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织物、针织品、纤维纺织品抗菌检测标准
(1)整理织物的评价AATCC100-2004
(2)织物性能测试JISL1902:2008(日本工业标准
(3)织物性能评价:平行划线法AATCC147-2004
(4)地毯的微生物活性评价AATCC174-2007
(5)纺织品性能的评价*1部分:琼脂平皿扩散法GB/T20944.1-2007
(6)纺织品性能的评价*2部分:吸收法GB/T20944.2-2007
(7)纺织品性能的评价*3部分:振荡法GB/T20944.3-2008
(8)纺织织物活性的测定-琼脂平皿法ISO20645:2004
(9)针织品FZ/T73023-2006
(10)功能纺织品CAS115-2005
(11)纺织品-产品活性的测定ISO20743:2007
(12)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技术条件QB/T2881-2007
(13)毛巾FZ/T62015-20095.
小抑菌浓度测试或小杀菌浓度测试,是将样品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到无菌中,在每个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测试菌,培养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培养液的混浊情况,如果是澄清的,说明没有的增长,即的生长得到了抑制。然后将所有澄清管都分别划线在培养基表面,若无生长,则说明测试的菌已经被杀灭。以此来判断该样品的小杀菌浓度和小抑菌浓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方法,针对比较贵重的样品,或样品量少的情况,可以选用96孔板的方法,这个方法对样品的用量很少,终的结果是用酶标仪来读取OD值,相对而言,比用肉眼观察澄清度来得更为精准。
霉菌是导致纺织品霉变、腐烂的重要因素,纺织品抗霉菌性能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霉菌菌丝在培养过程中*相互缠绕而不便于计数,因此抗霉菌的测试的试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纺织品测试面接种一定量的霉菌孢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培养,观察样品周围有无抑菌圈、样品表面有无霉菌生长来对样品抗霉菌性能进行等级评估。常见的ASTMG21-2008,AATCC30-2004,JISZ2911-2000、EN14119-2003等检测标准均属于这一类的检测方法。
物质安全性考核指标应依据国内外应用于人体的化学品的一些基本毒理指标规定。目前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急性口服毒性、皮肤性、眼性和致突变性等。我国FZ/T73023-2006针织品标准就明确要求“针织品所应用的物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具有单位的检测报告(物质化学含量检测方法、急性口服毒性、皮肤性,眼性、致突变性以及与其产品要求相对应的试验报告)”
中科检测材料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会(CNAS)和国家认定(CMA)二合一评定,从事纺织品、涂料、塑料、金属、陶瓷等各种材料检测以及生物降解材料检测。拥有材料微生物测试平台、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测试平台,集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服务平台。